挤压造粒法在化肥行业上的应用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对氯化钾造粒的研究,直到80年代初,复合肥的挤压造粒法才得以工业化生产并迅速推广。现在挤压造粒工艺已成为复合肥造粒技术的发展潮流。与传统的湿法造粒不同,挤压造粒工艺则避免了干燥过程,因而降低了能耗和成本,并且没有污染物排放,是一种节能、环保的造粒工艺。挤压造粒是借助于机械压力而使物料(原则上不起化学反应、并经配比的粉料混合物)团聚成型的造粒过程,亦称干法造粒。干法造粒工艺由于节能、环保,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
1 贮存、计量、混合
当产品是复合肥时, 用间歇式混合操作,配方中的各组分原料在称重仓内称重,达到配方要求后,全部加入间歇式混合器中混合。而单一肥一般是连续计量和混合。无论是连续还是间歇式混合,混合器的类型许根据化肥的配方和配方中的组分来决定,为了保障微量元素的颗粒分布均匀,应选用高强度的混合器。在加入新料时,应将经破碎和筛分后的小颗粒返料在双轴桨式混合器中与新料混合。一般循环物料与新料比介于1:1到2:1之间。
2 挤压
混合后的化肥混和物要经过挤压机挤压,通过挤压使物料成型。物料通过一个垂直螺旋加料机加入两个相向旋转的挤压辊之间,在挤压过程中,物料的受压逐渐增大,当辊逢 时,挤压力达到 ,然后又迅速减小,直到0。在挤压过程中,混合物料的密度能增大1.5~3倍,挤压后的产物一般是一块厚5~20mm的板料。
3 破碎、筛分
进一步破碎(二级破碎),然后再继续筛分;产品颗粒则进入修整工序。
4 修整
通常情况下, 终成品需经过一到两步的修整。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有时要经过磨圆滚筒将边角等处磨圆。在修整过程中产生的细粉应通过筛分(一层筛网)后循环。进一步修整时,一般还要加入结块剂。经过修整后的成品是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的粒状肥(如2~5mm),它们有一定的强度,每个颗粒的组成与所需的配方相同。颗粒的强度可以通过化肥专用的测试方法来确定。